接觸「華佗五禽之戲」及太極拳至今已四年有餘,從一步步的跟著教練學習到明師(劉曉賦老師)的親身指導,這期間的感受難以用言語形容,我想是無聲勝有聲吧!

 

    這幾年的健康狀況改善許多,唯獨功夫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平時練功之餘,總不時想起老師的教誨: 鬆、柔、靜,誠如老師所說:「知易行難」。至於太極拳的最高境界莫若於捨己從人、不得機不得勢腰胯求之,無怪乎前輩曾說太極十年不出門。

 

    由太極拳的基本架構中習得以十三勢之中定為根本,應用於形、法、功、解,如二分法(吐納)、虛實與虛虛實實之轉換,心靜體鬆、以意導氣、進而達到邁步如貓行。

 

    其中太極散手為武術最高境界,須經由推手的不斷練習達到「聽勁、懂勁、階及神明」的境界。從身形的化、拿、打,步法的鬆、換、發到沾、黏、連、隨、不丟、不頂、不抗、不偏與時間、空間、距離的應用,進而達到不多不少剛剛好。若具備上述幾點當能成為太極高手。

 

    這些年承蒙老師的厚愛,在五股龍鳳巖與資深教練切磋交流而有收穫,也在與泰山學員互動中得到許多啟示,甚至提供場地讓我能與入門子弟學習、精進。感謝老師帶我開拓視野,不只海內,更在海外與志同道合者相互交流。更感恩老師給我舞台,讓我的學習路上有了發揮的空間,甚至不遺餘力地支持我、替我招募新成員。

 

    也許我們的太極拳與一般的太極拳不一樣而相對冷門,但我明白也相信這麼好的法門不該消失在看似進步的世界裡,我會努力去精進自己,更希望大家能同心協力去發揚光大。(作者現為台灣傳統武學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協會理事、並為協會專任教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