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禽戲之來源

五禽之戲,為漢末華佗所傳,原為導引之術,三國誌及後漢書均有詳載,「廣陵吳普,鼓城樊阿,皆從華佗學。」

 

佗語普曰:『人體欲得勞動,但不當使極耳,動搖則榖氣得消,血脈流通,病不能生,譬猶戶樞,終不朽也,是以古之仙人為導引之事,熊經顧,引挽腰體,動諸關節,以求難老。吾有一術,為五禽之戲,一曰虎,二曰鹿,三曰熊,四曰猿,五曰鳥,亦以除疾,兼利蹄足,以當導引,體有不快,起作一禽之戲,怡然汗出,因以著粉,身體輕便,而欲食』普施行之,年九十餘,耳目聰明齒牙完整」。 

 

五禽戲心法

道德經上的「虛其心,實其腹,強其筋,弱其骨」四句話就是五禽戲的心法,即是每一禽戲,具此心法,所謂虛其心,就是肺張而氣上升丹頂,實其腹,就是氣沉丹田:同時上升是張,下沉便是弛,上升便是陽,下沉便是陰,換句話說:就是一陰一陽相配始能致位中和,則天地開泰,不致偏枯於陽,偏廢於陰。

 

偏於陽,則犯乾之上九「亢龍有悔」也就是經上說的「陽剛則折」運動名家多不壽,就是太過用力,有緊張而無鬆弛,有陽剛而無陰柔「互不調配的促成,古云:「孤陽不生」「孤陰不長」,人之長壽,須「生生不息」,生則不離陰陽相配,是以易卦,太陽生少陰少陽,太陰生少陽少陰,必須一陰一陽相配,所以兩儀生四相,四相生八卦,八卦而生十六卦,十六而生三十二,三十二而生六十四,循序生生不已,是謂易也焉得不壽。

 

練五禽之戲,首先必有注重陰陽相配,開闔得宜,張弛得廢,緊鬆得法,自能進入妙境,所謂強其筋,就是將動脈靜脈增張,使脈不萎縮,血管暢通,所謂弱其骨,就是運動十二骨節,這十二道骨節啣接處,加以伸屈旋轉,使兩骨交接處不僵滯,則滑液流通,骨質不朽,而血液潤暢,加以五臟六腑之活動,穀道貫舒,閉地開天門,使蠱卦變泰卦,生生不息,最後須注意:導引之術,在以意導氣,以動防滯,久引不懈,自能神完體足,益壽延年。

五禽之戲的名稱及作用

1.丹鳳朝陽:
又名鷂子翻身,左右具朝,垂掌如虎踞,伸手若猿臂,轉身運熊經,掉首揉鹿頸,功在舒心肺肝脾膽胃,使五氣流通亦虛。


2.
金雞孵蛋:
上伸,張左右肺葉,下壓,擠動腸胃,使氣沉丹田,膝踝筋活,肛胱貫通,功在消胃積,通二便,掌則上猿下虎,脊須鹿奔,足應熊蹲。


3.
大鵬展翅:
又名白鶴亮翅,旋轉肩胯,橫張肺葉,釣掌活其腕尺,仰天柔其鹿頸,雙上理其三焦,調理脾胃,雙下蠕其六臟,肩動玄關, 功在引挽腰體,動諸關節。


4.
孔雀開屏:
俯仰曲腰,抬頭柔頸,手若熊之倒攀,足如虎之負隅,首尾相應,心腎相交,水火既濟,精氣自融,功在脊,氣串珠聯,命火裕蓄。


5.
喜鵲登枝:
蹄足並用,拳臂相續,針挑海底,靈蛇吐珠,應龍出潛,功在舒筋十二,虎嘯龍吟。

 

“福氣” 華陀導引炁功

道家所謂「無業不成人」,世俗的家業、事業,全是「業」,人在特殊狀況下,常有我執之念。筆者從事炁功教學數十年,人來人往,緣來緣盡,不計其數。炁功神秘之所在,人們不易瞭解,筆者總結應先由外功開始練,再帶動內功;人們的智慧與聰明有區別,所謂的術業有專攻,人們常犯錯,自以為是,把氣功動作細節當作是一種體操,同樣是練炁功,有慧心的人,感受就不同,此為優良菁英有福氣。

 

古人把「培元固本」留給後人,現代人只是把它當作是名詞而已,學氣功,煉炁功,重點就是要「培元固本」。內練精氣神,一招練畢,神清氣爽,就對了!練功完畢,感覺上不可有虛脫感,練炁功會質化筋骨皮,古語謂之「脫胎換骨」,練功境界提昇武道合一,有歡喜心,行功了願,延年益壽。

 

勤練內功久練近聖業,功德無量,動功靜功,陰陽有別,伸展有度,練功虛實剛柔並濟,不可過猶不及,自然法則,是練功的最好方法。

 

心靜功成施以活化細胞有氧,調整免疫系統,對健康自然有很大助益,炁功引炁補氣,增強基因活化細胞,筆者集數十年教學驗證,炁功只要做到「培元固本」,二、三年就呈現脫胎換骨,展現容光煥發,健康的美好,盡在不言中。